河南的胡辣汤是河南的特色,其中以逍遥镇和北舞渡镇的最为出名。尽管胡辣汤,作为河南的代表美食,也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但是它并没有像其他的美食一样爆火,主要还是因为饮食文化的差异。
第一,胡椒味过呛,口感不好。
李时珍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脾气暴躁的时候你给他吃胡椒,他很有可能就会杀人。桃妹也有这种感觉,在当地喝了几天胡辣汤后,就会气火上涌,不能心平气和。这是胡椒的一个缺点,而胡辣汤却把它无限放大。
第二,稀里糊涂,卖相不好。
胡辣汤,已经不是卖相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卖相了。稀里糊涂一碗,根本看不出来里面有什么,喝起来也是稠呼呼的。会给人一种非常粗糙的感觉。
第三,卫生不佳,不注重形象。
这不光是胡辣汤,这个问题在整个河南都存在。比如那个扁粉菜和杂珂,本来就油得要死了,锅中还飘个辣椒盆,这不是纯恶心外地人了吗?灶台那么大,不够你放盆的?这种情况,稍微讲究一点的外地人都会敬而远之,你还怎么让他们接受呢?
第四,粗放经营,毫无细节。
桃妹不止一次在头条的小视频上看到那个铁皮桶倒胡辣汤,才发出呼噜噜声音。而视频拍摄者却不以为忤,反而觉得这是乡土特色。桃妹觉得这种视频最大的作用,就是劝退那些,想尝试一下胡辣汤的外地人。
第五,味道没有特点,过于中庸。
这也是豫菜的一个不足。外地人来吃胡辣汤,除了能吃到胡椒味和咸味以外,吃不到别的任何味道。现在的餐饮讲究特色。如果没有特色,那就必须重口。而胡辣汤,总是不温不火又过于传统,自然外地接受的年轻人就不会多。
第六,各自为战,没有标准化。
淮南的牛肉汤桃妹觉得不如洛阳的牛肉汤好喝。但淮南的牛肉汤开遍整个南方。因为人家有标准化,有行业指导。你没有,所以你连洛阳都出不去。同样道理,重庆小面,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全部都有行业标准化。把你胡辣汤呢,省那几个流派都已经吵翻天了,谁都不服谁,还有心思,制定什么标准呢?
胡辣汤可以说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至今为止历史悠久。有人说从宋朝起源,也有人说明朝才有,但根据史料记载,在宋朝流传较广。它的前身是酸辣汤和肉粥,而且当时是给皇帝食用的。取酸辣汤的目的是有醒酒、消食的功用。
明朝嘉靖年间,严嵩为了讨皇帝喜欢,遍寻天下奇珍异宝,从一个道士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御厨用此方烧汤,皇帝饮之,该汤美味无比,龙颜大悦,命名为“御汤”。明朝灭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河南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河南多数人确实是喜欢早上喝胡辣汤,用胡辣汤来做早餐,再配上小笼包,简直是人间美味!
胡来汤首先是味道好、鲜美,汤里自身的内容丰富,里面有淀粉、红薯粉、豆腐皮、面筋、菜类和牛肉。总之一想到,就感觉好好吃,好想吃、好想再来一碗。一天要补充的能量,里面好像都含有!
其次胡来汤味道是咸的,不用再点或做其他下饭菜,这点也挺好的。免去做菜的时间,省时省事,刚好胡来汤也是不稠不稀,好下肚,易消化。适合多数人食用、不管老少皆宜。
总之、胡辣汤还有他自身更多的引人喜好的东西和知识,那就请大家自己去多吃多品多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