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之后,肚子会慢慢变大,胎儿也会慢慢长大,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胎动,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胎动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频率,刚开始胎动会比较少,到了孕晚期之后,胎动就会变得比较频繁。那么孕晚期胎动频繁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1.胎动活跃的时间段
胎动有两个比较频繁的时间段,晚上11-凌晨2点,上午8-11点,这两个阶段,胎动次数会比平时的胎动多。孕妇播放胎教音乐,吃饭后,洗澡后,在外界的刺激下,胎动也会增加。
2.孕妇的睡姿压迫到胎儿的身体。充足的羊水,能让胎儿的姿势随意变换,如果孕妇的睡姿让胎儿不舒服,那么胎动会比较频繁。
3.孕晚期,胎儿越来越大,占据了整个子宫腔,宫内的空间很有限,也限制了胎动的幅度,胎儿每次胎动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所以孕妇会感觉到胎动多。
4.胎儿缺氧。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时候,胎儿身体会不断地挣扎,并且用频繁的胎动,来向孕妈求救。
1.夜里胎动比较活跃,孕妇可以数胎动,12小时胎动在30-40次,有些胎宝宝一天的胎动能高达100次,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强而有力,说明胎儿发育正常,胎儿很健康。
如果胎动比较频繁,孕妇发现胎心没有规律,或者是短时间内胎动异常的频繁,那么需要及时去医院。
2.孕妇适当变换睡姿。孕早期孕妇的睡姿没有限制,孕中晚期,孕妇可以轮流转换左右侧位,避免过度挤压到胎儿的部位,如果左右侧位胎动还是频繁,孕妇可以偶尔用仰卧的姿势,等胎儿安静下来,再转为左侧卧位。
影响胎动的因素有很多,胎儿的体位,胎动活跃的时间段,胎儿急性缺氧,孕妇的感知力,外界环境的影响,都有可能让胎动增加。
只要胎动在正常的范围内,胎动规律,就是正常的,如果胎动异常,孕妇也不用惊慌,可以做个胎心监护或者是B超查看胎动的情况。
初期的胎动,大概在孕8周就有,之前这个时候的胎儿太小,动作也很小,加之隔着羊水和厚厚的肚皮,所以妈咪几乎感觉不到胎动。
等到孕16-20周,胎儿逐渐长大,动作也会逐渐加强,准妈咪就能感受到胎动了。但具体时间还是因人而异的,并且,二胎妈妈因为有经验,会更早一些觉察到。
根据妈妈们的描述,胎动的感觉像是蝴蝶煽动翅膀轻轻划过肚皮,又像是顽皮的小鱼吐泡泡,轻轻触碰你的肚皮和你一起游戏。
最初的胎动并无规律可言,等到孕28周,胎动逐渐变得规律起来,但仍旧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宝动的多一些,有的宝宝可能动的少一些,但只要有自己的规律并且每小时多于3次,十二小时多于30次就不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