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有的宝宝就喜欢咬人,那么宝宝爱咬人是什么原因呢,宝宝爱咬人怎么办。今天本文就俩介绍一下。
口腔在宝宝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看到小年龄的婴儿总是把玩具往嘴里放的原因。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2-8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他们通过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满足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
4-10个月内,宝宝会长出第一颗乳牙,长牙时期宝宝会有口腔不适的感觉,会因为牙龈疼痒而咬人咬物;如果过晚地添加辅食,宝宝没有办法体会咀嚼的感觉,所以就会通过咬人来体验牙齿和口腔的感觉。
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1-2岁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宝宝这时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
1-2岁的宝宝,其语言发育还不够完善,一般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他们常常用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家长或同伴的注意,或只是宣泄一种情绪,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2岁左右的宝宝好奇心强,也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很有趣,有些家长也通过“轻咬宝宝的肌肤表达亲近和喜爱”,于是宝宝也会模仿着去咬人;有时,当宝宝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心理感到不满时,也会通过咬人去发泄出来;此外,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如果宝宝出现了咬人行为,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去阻止、责怪,应该注意观察,找到宝宝咬人的原因,对症处理。
对于处在长牙期的宝宝,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另外,要及时添加辅食,让宝宝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王教授建议家长,要尽早帮助宝宝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即使被他咬了,也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从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为。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看到孩子要咬人时,可以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
有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另外,家长还应该注意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增加孩子日常的游戏活动,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不过分抑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因咬人而产生的兴奋情绪。
有的宝宝会因为想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而咬人,家长应该多陪伴宝宝。家长要注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建议家长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被咬后作出夸张的动作
夸张的动作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他这种举动会伤害到所喜爱的人,宝宝远比我们想象中懂得看大人的脸色,他会从我们的表情中知道自己这种示爱的方式有点欠妥。
尽量克制情绪
父母可以用热情的大拥抱来回应对他的爱,同时明确地告诉宝宝:“妈妈疼”,可以把宝宝的小手放到他嘴里让他自己咬一口,问问他:“疼不疼?”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之情的最佳方式,引导他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
打骂宝宝,表现出极大的愤怒
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宝宝迷茫:“难道我喜欢你不对吗?”处罚的结果也许是孩子不再用咬人表示对你的爱,但同时他也无法懂得怎样正确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爱之情。
反咬回去
这更是要不得。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咬了他,他就会知道这样会疼。”如果真的那么做了,宝宝很多时候反而会很高兴。这与父母的初衷并不吻合。宝宝没有因此受到惩罚,而是表现得更加兴奋。家长的这种行为在宝宝看来是对他的一种回应,是在向他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喜欢一个人就是要这样咬他。效果自然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