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之后,女性的身体变化非常大。妊娠糖尿病是孕期出现的症状,那么妊娠糖尿病是不是生完就好了?
一般来说,准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时间越晚,产后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约1/3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能够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但若要继续生二胎,那么孕期可能又会复发妊娠期糖尿病。而2/3可能成为糖耐量异常患者或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的调理和治疗。
另外,有专家说,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孕妇有75%的概率会在10年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 所以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后,首先要合理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营养,适度运动;其次在产后6~8周要及时进行OGTT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妊娠糖尿病患者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恢复正常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也要进行定期随访,一般一年要检测一次。
这有一个方子,如果妈妈生完小孩,给孩子吃完奶后,血糖还高的话,可以试试这个方子,调养一下身体。但前提是要先拿这个方子去问一下你们那里的中医大夫,看你的体质适不适合吃。
方子如下: 中药天门冬2斤,熟地黄1斤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一次吃3丸(如每丸9克就吃2丸),每天三次,这些中药做好丸子后大概能吃40天。
注意:要坚持吃,坚持吃很有好处,身子会感觉有力气的,另外皮肤会感到很光滑,很舒服。但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至咳者忌服。
本草纲目中也有此方,本草纲目中说:天门冬的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各种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强骨髓,驱虫,去伏尸。长期服用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瘘生痈吐浓。清热,通肾气。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治吐血咳嗽,化痰润燥,滋阴,清热降火。阳事不起者,宜经常服用。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专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专家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
专家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以WHR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在妊娠早期,女性通常会吃很多东西,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给胎儿。胎儿获取营养物质的途径是经胎盘从母体获取。随着孕周增加,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会降低,主要原因是胎儿需要更多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的发育。然而,孕妇肾小管对糖的吸收率不高,排糖量增加,空腹时更明显。长期空腹,孕妇容易低血糖。到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但胰岛素需求量持续增加。敏感性下降后胰岛素分泌受限,无法满足需求量,由此孕妇不能代偿变化致血糖升高。
在正常情形下,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是很稳定的。当我们肚子饿时,血糖会稍微下降,血液中的某些荷尔蒙就会适时分泌,促使身体其它部位制造糖份,让血糖不致太低;吃完食物后,血中糖分快速增加,则分泌出胰岛素使血糖下降,达成恒定。
然而怀孕时,为了要使胎儿的营养充足,胎盘会分泌一些荷尔蒙以使血糖升高,大多数孕妇能够适时反应,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但是少数人胰岛素制造不够,或是产生了胰岛素拮抗作用,因而形成高血糖状态,造成妊娠糖尿病。
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