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筹火车很多人不太了解,众筹火车推翻了以往的“我开什么车,你坐什么车”,现在是我根据你想坐什么,我开什么样的车。这是最大的转变。
国庆长假期间,西安铁路局推出从西安到榆林的众筹火车。这列由西安开往榆林K8188次列车并不是西安火车站的“图定列车”,而是由旅客众筹车票的数量决定是否开行。旅客可以通过众筹平台自行选择想要乘坐的列车的日期、车次和席别,铁路部门将根据旅客的需求确定开行时间、列车硬座和卧铺的数量比例。
火车可开可不开,坐的人多了才开,或许有人觉得太过儿戏,火车不都是按照时刻表严格运行的吗?其实,非图定列车,的确可以按需发车。平时我们在时刻表上看到的列车班次,实际上在铁路局的调度那里是预先画在一张图上的。这张预先标明了各列车的班次和运行时刻的图,叫做运行图。在这个图上标定的列车,就叫图定列车,所有的图定列车必须依照运行图上规定好的时刻行驶。而当铁路网还有运力,又有需求的时候,则可以加开临时列车。在平常的运行图上没有,临时加进去的。
互联网时代,众筹是一个时髦的词。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向大众募资,募资通常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创业、产品生产、艺术创作、设计发明等等,参与者可以得到优惠价格、会员资格等回报。所以,这一次也有旅客在问,平常参与的众筹都是会打折什么的,为什么火车众筹没有便宜。实际上,众筹火车,更接近按需服务,按需生产。
市场本身是一个按需生产的机制,但是,需求是通过消费者先购买,然后企业家观察销量来决定生产。需求与生产之间的信息传导太慢,也容易扭曲、变形。具体来说,传统的旅客服务需求往往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完成,由于需要较长时间,往往等到调查结束,数据统计好,安排好发车,旅客的需求却变了。所以,在火车运行上,一直不可能采取按需生产的方式。
而且,以往的旅客出行需求调查,都是选择在工厂、高校等需求较为集中的地方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票的普及,通过这种点对面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不过,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此次西安铁路局联合清华大学设计团队推出了“众筹开火车”网络平台,就利用网络,打通了旅客选择与企业决策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其实,借助新技术,实现更加精细的生产与服务,现在这样的探索很多。从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宫实体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每天8万张门票全部网上销售。全网售票的优点很多,购票更方便,倒票的黄牛也没有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售票全部放在网上,有利于故宫限客错峰,服务由粗放转向精细化。
在传统的实体票模式中,顾客到故宫之前,顾客不知道故宫内的人流量情况,而故宫管理方也无法预测游客的到达情况,自然也无法预警。游客集聚在故宫门口,要求买票进入,为防止混乱,故宫只能妥协。网上售票之后,游客可以查看门票的余量,避开扎堆参观,故宫也可以做到对未来人流量心中有数,控制票的数量。游客网上买不到票,也不会白跑一趟。如果把故宫的参观看作一种服务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按需生产,按需分配。
从这角度来看,西安此次的火车众筹,或可以推广到另一个重要场景,春运。春运行程计划性强,公众可提前在网站输入身份证,并预订车次、座位,可以提交数个不同优先程度的预订。一周之后电脑统一抽签并公布,中签者可凭身份证购预订车次的车票。这种按需分配,某种程度上,也是按需生产的一部分。这样的抽签会使票的分配更加人性化。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是否残疾赋予不同的中签概率,照顾老弱病残孕。
如果一个人多年不中,还可以调整他的中签率。而且,较长的登记时间,则可以方便农民工找人帮忙,甚至自己慢慢操作也是一样,不需要再“抢”,不熟悉电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和西安开通的众筹火车一样,这样的抽签还能优化资源的配置。方便铁路当局与旅客,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与出行,两方面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然,也应该看到,这种按需生产对生产的有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西安至榆林段进行试点,是因为该路段全程属于西安铁路局管辖范围内,因此协调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尽管这样,临时加开一列火车依然为机务、乘务、车检等部门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将来如果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按需交通服务生产,协调难度更大,对中国铁路事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所谓“众筹火车”,就是旅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自行选择需要乘坐列车的区段、日期和席别,如果参与众筹的人数达到列车总席位的一半以上,铁路部门就可以决定开行这趟列车。
西安到榆林。
据了解,此次开行的“众筹火车”共有两趟,一趟是10月7日23:33从西安开往榆林的K8188次列车,另一趟是10月8日从榆林开往西安的K8187次列车。全车共有218个硬座、817个硬卧和22个软卧。从9月28日西安铁路局发布众筹信息到10月6日,所有车票全部售完,上座率达到100%。K8188的原定发车时间为中午14点52分,铁路部门根据参与众筹活动旅客的意愿,调整成了“夕发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