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9岁男孩偷母亲900元买玩具 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时间:2018-09-05 18:30:17 来源:趣丁网 作者:wk

最近西安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偷了妈妈的900元钱拿去买玩具,后来被妈妈察觉发现,这个小男孩就离家出走了。后来经过一天的寻找孩子找到了,总算有惊无险,但是这也告诉我们,孩子小时候成长时,偶尔会有一个不当的行为,父母应该以最适合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9岁男孩偷母亲900元买玩

9岁的孩子从家里偷偷拿了900元钱买玩具,妈妈询问后,孩子害怕就跑了出去,到半夜才找到。妈妈责怪自己的同时,觉得店家不该给孩子卖大件商品。

家里少了900元 却多了三件玩具

刘女士前几天发了工资,就当着儿子奇奇(化名)的面,把钱放在了房间的抽屉里,“家里的钱一般都放在那里,孩子从来没动过。”刘女士说,11月14日下午 1点多,她准备拿钱给孩子交托管费,发现钱少了900元,而儿子房间里多了三盒拼插玩具,有两盒包装还没打开。她立即明白了,肯定是儿子偷偷拿钱买了玩具。

“我问儿子,是不是他从家里拿钱买玩具了?儿子支支吾吾的,我问他在哪家买的,儿子可能怕我责备,立即推开门跑了出去。”刘女士赶紧去追,可孩子腿脚很快,等她下了22层楼追出去之后,早已不见了孩子的踪影。

刘女士赶紧发动亲戚朋友四处寻找,“从下午一点找到晚上12点多,还是没有孩子的消息,我当时都快崩溃了。第二天凌晨2点多,一位邻居在我们小区过道发现了我儿子,把他带回了家里。”刘女士说好在有惊无险,孩子找到了。

找店家讨说法无果 希望媒体呼吁

事情发生以后,刘女士和丈夫也反思了,觉得把钱随便放在家里,确实不应该。但店家也太大胆,毕竟孩子才9岁,拿着几百元钱到店里买东西,店家就放心地卖给孩子,这样的做法太不负责任。

于是,刘女士在家附近的玩具店挨家寻找,终于在一家文具店,找到了同样的拼插玩具,和店主沟通之后,店主回忆起来,在13日,确实有个孩子,先后买了300元钱的东西,其中200元用来买了拼插玩具。

刘女士质疑店主,为什么把玩具卖给那么小的孩子,引发孩子走失的事情,结果店主的一句话伤了刘女士的心,“他说,你孩子丢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没义务给你看娃。”刘女士说,店主这样的态度,让她非常难过,希望媒体呼吁。

店主当面道歉 承诺以后留意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和刘女士一同来到奇奇买玩具的文具店。女店主说,当天来店里买东西的孩子比较多,奇奇先后在店里花了300元钱,买了三盒拼插玩具, 还买了一些文具,她还专门问过孩子,拿着这么多钱买东西家人知道吗,孩子说“我爸让我买的”,她就卖给孩子了。

“后来我们得知孩子因为买玩具怕家长责备,从家里离家出走了,心里也觉得很内疚,我们才开店没多长时间,确实没有经验,不问家长就把东西卖给9岁的孩子, 确实做得不对。”男店主说,他愿意就此事向刘女士道歉,这件事情也提醒他们,以后遇到儿童拿着大面额钱来买东西,一定要和家长联系。

听到店主这样的说法,刘女士才放了心,“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提醒家长要看管好孩子,提醒商家在遇到孩子独自买东西时多费心。”

昨日中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放学的奇奇,他说,自己从家里拿了900元,300元买了东西,200元丢了,剩下400元后来给了爸爸。他说,自己害怕妈妈 批评,就躲在小区的楼梯道,看到熟人就躲起来,一直躲到凌晨,“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自己从家里拿钱了。”奇奇也向妈妈承认了错误。

如何看待孩子偷东西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二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不过这并不属于真正的偷窃行为。真正的偷窃行为一般会发生在孩子6岁至青春发育期之间。有的5岁至6岁或者10岁至12岁的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其价值数小。有时拿回来的东西自己家里也有,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拿回来。要想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首先就得搞清楚孩子偷东西的动机:

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孩子往往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突出,身边的东西只要是他所喜欢的,就对别人喊:“这是我的,你别动!”而当他看到别人有他喜欢的东西时,也希望能据为已有,而且,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有时候孩子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章自己的玩具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

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窃”行为。

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比如东东就是,在去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很多积木,特别喜欢,觉得那么多自己“拿”一两个也不会被朋友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显示自己勇敢

一些孩子总是愿意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窃的冒险行为,以此来证明白己的胆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勇敢”行为是错误的。

对同龄人的模仿

可能身边的孩子偷窃,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窃行为。这些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会一贯的模仿别人。

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不问缘由打骂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都十分气愤,一旦发现,往往不问任何原因就采用斥骂、责打、处罚等严厉的惩罚措施来矫治孩子的问题,结果常常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在这种消况下,孩子就不能真正理解家长的教育动机,也不可能将家长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孩子偷窃行为的教育应着重于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家长的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好玩而自己没有”,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是因为“别人也偷拿过我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报复地偷别人的东西,那么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虑他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好的和应当受到谴责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并促使他照着去做。这样的教育,孩子通常都能乐意接受。

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责骂、训斥,“小偷”、“贼”等字眼不断,这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最大的作用就是强化或者及其逆反之心。因此,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冷静、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才不至于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不顾及孩子自尊心

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教育,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学中提及,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抬不起头来,对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家长们发现孩子偷东西,事过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周围存在着讥讽孩子的人,他们的嘲笑今孩子拾不起头来,家长要想办法帮助解决解决,以便使孩子重新找回自尊。

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例如:在家里,和宝宝一起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比如,衣服是宝宝的、芭比是宝宝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是爸爸的。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是不能动的。当然,宝宝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宝宝允许,妈妈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例如,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要为占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道歉,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等,让宝宝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让孩子承认错误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他还回去,并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并且会有效的杜绝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和孩子沟通教育

发现孩子将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了,不要用偷这样的字眼,这些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阴影的,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将别人的或者公共的东西带回家,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他的,这样孩子以后肯定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适当满足孩子需求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买给他们,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

 

本类排行
查看更多
  • 生活妙招
  • 家居保养
  • 衣物护理
  • 低碳环保
  • 安全急救
  • 生活用品
  • 防骗技巧
  • 科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