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比较棘手的一种新病毒,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比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以及飞沫传播等等。那么硫磺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硫磺并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皮肤消毒:可选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注:黏膜用碘伏或其他黏膜消毒剂);
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粉/泡腾片)配制成有效氯浓度为250~500㎎/L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
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75%酒精、含氯消毒剂(如84)、过氧化氢消毒液(如双氧水)、氯仿等消毒液均可让病毒表面蛋白失活,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随意更改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因为不同病原体对消毒液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擅自减少了消毒液的的浓度会降低消毒液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杀灭效果。
此外,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可以用于皮肤的消毒,不同消毒液理化特征是不一样的,有的消毒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是不适合用于皮肤表面的。如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不是名字里面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含氯消毒剂其实是指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科学家研究认为其能迅速氧化、破坏病毒衣壳上蛋白质的酪氨酸,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吸附,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怎样选购才是对的?看成分!只要产品成分主要为次氯酸或写明了有效氯含量就可以。常见的市售产品名为84消毒液、漂白水等,在各大电商平台输入“次氯酸”或“含氯消毒剂”,可能搜索到的有效消毒剂比输入“84消毒液”得到的信息更多,然后再确认下产品成分是否正确,就可以放心购买啦。
注意事项:
1.有一定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使用时戴手套;
2.不要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会产生氯气引起中毒;
3.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4.宜现配现用,一次性使用,不要用超过50度以上的热水稀释。
为什么要用75%这个浓度 ?酒精能够吸收细菌和病毒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菌灭活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会对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和病毒外壳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消毒能力。酒精浓度低于75%时,由于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也就是说,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
疫情以来,大家都知道要购买75%的酒精,这时候,大家又被各种食用级、医用级、工业级酒精所困惑,到底食用级、粮食酿造的、工业级的75%乙醇能用么?其实,只要乙醇浓度达到了75%,这几个级别的都是可以用的。此外,70~75%浓度的酒精棉片也可以杀死病毒,但普通的湿巾是没有消毒作用的。
乙醇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但乙醇易挥发,少量喷洒在身上或物品上是不会轻易引起燃烧的,只要喷洒时远离火源,都可以放心使用。
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酸性,有强烈的刺激性酸味,易挥发。
消毒效果: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分枝杆菌、细菌芽孢等,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强氧化性以及过氧化氢和乙酸的协同作用。适用于环境、非金属物体表面、餐饮具、果蔬、室内空气、医疗器械等的消毒和灭菌,也可用于消毒皮肤。
消毒方法:根据产品说明进行稀释后,物品可浸泡、擦拭,皮肤擦拭后再用清水洗净。室内可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服装与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也可用这种方法,熏蒸后开窗通风15分钟后进入。
毒性:过氧乙酸分解后产生醋酸、氧气和水,没有残留毒性。但高浓度的原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区,避免接触密切接触者;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佩戴口罩及手套
2.加强开窗通风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者免洗洗手液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注意呼吸道礼仪,注意用纸巾或胳膊肘捂住口鼻,不要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打喷嚏需要洗手
5.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6.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7.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8.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