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是一年之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八月底,这个时候三伏天刚刚结束,但是天气不会马上就变凉快,因为还会有秋老虎,有些地区还会持续高温一段时间,一般要等到九月底再才会真正变凉快!
并不会马上就变凉快。
处暑虽然是出伏了,但是这个节气到来也不会马上凉快。虽然我们都知道立秋节气过后就代表着秋天即将到来,但是秋天到来,不代表温度会下降,秋老虎有时候甚至比三伏天还要热。而“处暑”节气不一样了,至此,炎热的夏天要过去,迎来的将是秋高气爽的秋天,处暑之后基本就会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对于处暑人们是很期待的,因为人们觉得处暑到来也就意味着夏天结束,但其实并不会马上结束炎热。处暑又出伏,前方秋老虎;所谓出伏也就说是炎热的伏天终将成为过去式。伏天也是指阴湿之气被炎热之气按压着“蛰伏”在大地,所以三伏天是全年最为酷热的天气,当三伏天过完,阳气开始逐渐变淡,闷热的天气也开始逐渐消散。虽然出伏但气温也很难马上得到明显的改变,而且随着近几年全球变暖的缘故,出伏之后的天气不仅没有改善,有的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秋老虎的威力比前一段时间还要强盛。
处暑时节并不会马上转凉,大部分地区还是会热一段时间的。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从历史资料看,夏季往往要延续到九月中下旬,那时候天气才会真正凉爽起来。不过,进入处暑节气后,昼夜温差将渐渐拉大。一般要到白露节气气温开始转凉,民间流传“白露身不露,赤膊当猪猡”的说法,说明在白露日以后还有人赤膊。
1、处暑节气还是有秋老虎天气,处暑节气时已经出三伏了,但是人往往会在处暑节气时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到了秋天的“秋老虎”天气。
2、气温下降: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温度由热转凉的天气过渡节气,进入处暑节气后人会觉得温度开始有明显的降低。
3、雷暴天气:处暑节气时常有雷暴天气,不过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此区域地区的人群出门前要看好天气预报,预防淋雨,适当的添加衣物。
1.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产生鼻燥咽干、咳嗽少痰、手脚心热等,此时例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容易复发或者加重。因此,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等穴以滋阴润燥。
2.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静心养性”,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
3.起居调养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4.饮食调养
“处暑”期间,气候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5.运动调养
处暑时节,秋高气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一些如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活动。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