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这一天,古人会登高望远,这其中也是有寓意的。接下来,一起了解下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吧。
记述西汉杂史的《西京杂记》中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在古代时候,重阳节登高是为了“避灾”,躲避瘟气,把疾病踩在脚下,以保健康平安。相传在这一天,瘟气会降临世间,也就是说人们容易被染上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因为古代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常常通过寄希望于大自然的力量。
按照《周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易经》,“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遇。《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九九重阳节,两个老阳相遇,为大凶之兆。
重阳节这天,除了登高王源,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也都和躲避病疫、祈求健康有关。
茱萸是秋季成熟的中草药,属于椒科植物,能驱风逐邪、抵御初寒。茱萸一般插在头上,或者做成茱萸佩悬挂于室内,能使“鬼畏不入”。晚秋时寒气渐重,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
不是有古诗说吗,“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就是,这一活动要全家一起进行,如果丢掉了哪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被瘟神抓走。
菊花酒在古代是九九重阳节必喝的去灾求福的“吉祥酒”。菊花秋天盛开,是应时花草,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所以喝菊花酒可以解凶秽、益寿延年。《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特色传统美食。《隋书·五行志上》即有载,“七月刘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唐宋时期,唐称“重阳糕”为麻葛糕,宋朝则已经叫“重阳糕”了。据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九九重阳节“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订,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阳糕”’。明清之后,重阳糕又常被称为“花糕”。
“糕”谐音“高”字,寓意上升、高升。现在的重阳糕颜色亮丽,一般还会加上各种干果、蜜饯做装饰,层数不等。
以上,便是重阳节的三大民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